奇书网 > 东方冕文集 > 啖草的情缘

啖草的情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

    我的家乡--福建邵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阴冷潮湿,夏季炎热。因此,利用药物防寒祛湿、防暑解暑,是家乡人保持身体健康必须做的事。

    故乡层峦叠嶂,植被繁茂,且植物种类繁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当地的居民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种能够祛风湿、防暑解暑草药,并形成药方,代代传承。这些草药有的可以单独对症煎饮,有的以饮食的形式出现,全家共食,形成风俗。

    端午后,气温逐渐升高,随着炎热酷暑的来临,进入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邵武民间在五月节前,流行找草药的习俗,特别是在乡下,几乎村村户户都有一些老人和妇女,在农历四月左右到野外采集草药。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无论是乡间圩集还是城区的街道旁,到处都可以见到出售草药的地摊。常见能够驱寒祛湿的草药有的苦艾、茵陈、苍耳;能够清热解毒的一见喜、败酱草、金银花、鱼星草。此外,还麦门冬、女贞子与何首乌等。至于治感冒,解暑气的药物,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不胜枚举。

    端午节这一天,在农村家家户户的大门两旁都要挂上野艾、石菖蒲和金丝草。人们一般以为它只有象征意义,因为它像两柄悬挂在门边的利剑,是用以驱鬼辟邪的。其实,它还有药用价值。金丝草加糖冬瓜片,水煎服,可防中暑;石菖蒲辛温走窜,能宜气开窍,避污去秽,可治中暑。记得我在上师范的时候,暑假回家双抢,一天割稻子,下午三点,我中暑了,极其难受。母亲立刻把我送回家。回到家,80岁的祖母立即给我刮痧,90岁高龄的祖父,将悬挂在门上的石菖蒲取下,把石菖蒲的根细细切成小碎末。刮好痧,祖父让我用开冲服石菖蒲碎末。半小时后,中暑症状开始减轻。祖父、祖母很少上医院,一有小病小患,就自己去找草药煎服。这天,民间还有药浴的习惯,将野艾、薄荷、石菖蒲、红根子(学名星宿菜)等烧汤洗浴,认为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家长还会在煮汤药时,将鸡蛋、鸭蛋或鹅蛋放入汤药中一起煮,让蛋吸收草药成份。起锅后,分给家里的小孩吃。有些家长还会用毛线编织精美的网兜,上方织背带,下方编穗,将蛋放入网兜,让小孩挂在胸前,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民间有些已形成一种风俗的节令食品,也往往和医药有关。比如花朝日前后,农村一般都会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浆,加入一种白色花瓣,以糖或盐调和后,在锅里用油煎贴成薄薄的园饼,称之为“花饼”那种白色花属蔷薇科,据药书记载,其花芳香甘平,功能润肺止咳,有一定的医疗效果。

    春社日,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社糍,以粳米掺入大量野外采摘来的一种叫“水曲”的小草,一起磨浆,入锅熬至半熟后,捏成薄皮,包上馅,其形状近似水饺而略大。因为加入了这种小草,外皮青翠可爱,蒸熟后便可以吃。这一风俗一直保留下来,至今农村每到社日前后,几乎家家户户包社糍。“水曲”又名“清明菜”正式学名叫“鼠麴草”甘平无毒,功能健胃和中,祛痰止咳,并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冬至一般人家都要做冬至丸吃。邵武冬至丸与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即在做丸子的米浆内掺入大量的艾粉,做出的丸子黑乎乎的。虽然不好看,但却有药用功能。因为野艾的药理作用是能温气血,祛寒湿。冬至后气温下降,南方有时还会遇上连日雨雪交加的气候,冬至丸不仅是一种节令食品,也同样含有健身防病的意义。

    在邵武的一些乡村,世代相传,流行着一种喝擂茶的的饮茶风俗。擂茶,用茶叶、大米、桔皮、金丝草、菊花擂成,讲究者还加适量的花生、茵陈、甘草、川弓、肉桂及芝麻等,喝起来特别香甜,尤其盛夏,具有清凉解暑之效用,是农家招待客人必备的一种可口的饮料。我曾在邵武金坑乡喝过擂茶,清凉爽口,微香甘甜,满口生津,余味绵长。

    农村喝擂茶是喜庆的象征。谁家喜庆,谁家就邀请邻里喝擂茶。比如,生孩子人家要喝“三朝茶”、“满月茶”;“婴儿初笑”喝“笑茶”;幼儿启蒙上学、老人过生日、儿女找对象、“新人”第一次登门等都要喝擂茶。有一首喝擂茶的歌谣唱道:“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

    野草不被利用还是野草,故乡的先民却将它变成宝,并形成习俗文化,惠及子孙。我真为故乡先民敢于利用自然的气魄和敢于实践的精神自豪。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东方冕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东方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方冕并收藏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