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人性的弱点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幼稚小男人二:不敢梦想

    恒利曾写下了有警世意味的名句:“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船长。$首@发』”他想必是希望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也是自己灵魂的船长,因为我们有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

    好些年前,艾德温·巴纳斯就领悟到,人真的可以思考致富。当然,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顿悟出来的。这个领悟是随着他想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热切渴望而日益彰显的。

    巴纳斯的渴望有许多特点,其一是他的渴望很“坚定”——他要和爱迪生“共事”,而不是“帮”爱迪生做事。你仔细揣摩以下描写他如何将渴望转为现实的叙述,你就会进一步了解到致富的原理和原则。

    这种渴望或思考的冲劲刚开始在他心中闪现时,他根本无力付诸实行。阻碍他的有两大难题:一是他不认识爱迪生,二是他甚至连到新泽西州橘郡的车费都付不起。

    他出现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宣称他要和这位大发明家合伙做生意。多年以后,爱迪生谈到两人之间首次会见的情况时说道:

    “他就站在我面前,看起来和寻常的街头流浪汉没什么两样,但是他脸上的表情别有意味,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以我多年和人交往的经验,我已经知道,当一个人真正深切渴望某个东西的时候,他会不惜拿所有的未来去孤注一掷,而且志在必得。我把他想要的机会给了他,因为我看出他已打定主意要坚持到底。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并没有错。”

    当时巴纳斯的衣着褴褛不堪,他的处境十分不利。可见让他得以在爱迪生的事业里起步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信心”。

    巴纳斯并没有在第一次会见爱迪生时,就成为他的合伙人,倒是在爱迪生的公司里谋得了一份差事,薪资寥寥可数。

    过了好几个月,巴纳斯起初设定为目标的理想,一点也没有实现的苗头。但是巴纳斯心里却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他不停地加强他自己想成为爱迪生合伙人的渴望。

    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个人真正准备好要迎接一种事物的时候,这个事物就会露脸了。”说得一点也没错。巴纳斯已经准备就绪要成为爱迪生的合伙人;更甚的是,他要锲而不舍,直到达到目的。

    他并没有告诉自己:“唉!你看,有什么用?我看我还是算了,找个推销员的饭碗吧!”他反而告诉自己:“我来这里是要和爱迪生合伙的,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要达成这个目标。”

    他说话算话!要是大家对自己的目标有这么坚定,而且坚持到念念不忘、全力以赴的程度,结果势必大不相同!

    也许巴纳斯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不屈不挠的决心,和他锁定单一目标的坚韧不拔,注定会铲除所有的阻碍,为他带来契机。

    机会显形时的身姿和角度,都不符合巴纳斯当初的期望。这正是机会的诡谲多诈之处。它有从后门溜进来的狡猾习惯,而且常常伪扮乔装成一时的失意和不幸,可能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没能把握住已经降临的机会。

    那时候,爱迪生刚把一种新型的事务机器改良完成,并且命名为爱迪生听写机。但他的业务员们对这项新产品并不热中,他们不相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新机器销售出去。巴纳斯看出了他的机会。机会正蹑手蹑脚登门造访,藏身在一架奇形怪状的机器里,除了爱迪生和巴纳斯,没有人对这架机器感兴趣。

    巴纳斯知道他可以挺身而出,而且立即把握住机会。他真的把机器卖出去了,而且他销售的手法非常高明,以致爱迪生跟他签了约,由他一手主掌全国的行销配合事宜。巴纳斯一举致富,而且努力不懈,不断地超越自己。他证明了一个人真的可以“思考致富”。

    巴纳斯最初的渴望兑换成了多少现金?我无从得知。说不定是在两三百万美元之间,但是金额总计是多少,与他运用既定原则所证明的观念——“无形的思考动力,可以转换成实质酬劳”——相比之下是无足轻重的。他得到的是这则坚定不移的认知,它才是更重大的财富。

    巴纳斯从一文不名到摇身一变成为伟大发明家身边的合伙人,完全是“想”出来的!他“想”出了一笔财富,除了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这一点能力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之外,他一无所有。

    享利·福特在要制造有名的v-8汽缸引擎轿车时,曾指示他手下的工程师着手设计一种引擎,要把八个汽缸全放在一起。设计的纸上作业完成了,但是工程师们都同声地跟福特说,要把八个汽缸全放在一起,压根是不可能的。

    福特说:“无论如何都要做出来。”

    他们又回答:“但是,那不可能啊!”

    “动手做。”福特一声令下,“不论花多少时间,做到交差为止!”

    工程师只得着手去做。如果他们还想待在福特的公司里讨生活,就别无他途可行,只得去做。过了半年,没有动静。又过了半年,一样没有半点进展。工程师们试过了所有想得出来的计划去执行命令,结果仍然是:“不可能!”

    过了一年,福特的工程师们都没有进展,他们再次告诉他,他们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他的指标。

    “继续做,”福特说,“我要八汽缸引擎,一定要做到!”

    他们继续努力,然后仿佛如有神助似的,做法出笼了。

    福特的决心又打赢了一仗。

    从这则故事,想要思考致富的众多读者,可以推算出福特百万家财的秘密何在。毋须舍近求远,就在眼前。

    享利·福特了解成功的原则,也运用了这些原则,所以他成功了。这些原则中,有一项就是渴望: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要你能做到,能正确无误地指出福特所运用到的原则,就几乎可以在适合自己的任何行业里,和他一样地出类拔萃。

    几年前,我在西弗吉尼亚州撒冷学院的毕业典礼致词的时候,曾刻意强调了下一章中所提到的原则。毕业生中有一名深得其意义,并将这项原则纳入了他自己的哲学里。这个年轻人后来当上了国会议员,而且还成为罗斯福总统的麾下要员。他写过一封信给我,阐明了下一章中所将提到的原则,因为他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我决定把这封信刊载出来,以当作下一章的引言。

    这封信可以使你明白,运用这个原则可以得到什么报偿。

    我亲爱的先生:

    任职国会的一员,使我能洞悉世间男女的种种困扰。如今我执笔写信,便是想提出一项建议,希望对众多人士能有所帮助。

    1922年时,我是撒冷学院毕业班的学生,你在毕业典礼上致了一席话。在这一场演说里,你将一个观念深植我心,使我今天能得到为全国国民服务的工作机会,而且将来不论我能有什么成就,你的这个主张都一样功不可没。

    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你生动地描绘了享利·福特白手起家的故事。他受的教育有限,身无分文,不曾结交权贵,却能跃上巅峰。我连你说的讲词都还未听完,就已经下定决心,不论要超越多少困难险阻,我都要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

    今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要结束在校的学业,步入社会。未来几年内,也一样会有。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到处寻找像我从你那里所觅得的务实励志讯息。他们想知道,该去向何方?该做什么?以及如何起步?你可以告诉他们,因为你已经帮助过那么多人解决过这个问题。

    如今美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想知道,该怎么把他们的点子转化成金钱,有成千上万的人必须赤手空拳一文不名地从头做起,还得先偿付原有的负债。要是有谁能帮得上他们的忙,那个人就是你。

    你出书的时候,我希望得到在出版发行后,由你亲笔签名的第一本书。

    相信我,我以最衷心的祈愿在为你祝福。

    真诚的詹宁士·柏班克敬上

    那一场演讲之后的35年,我有幸再次到撒冷学院致1975年的毕业演讲词。这一回,我获得撒冷学院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自1922年那一次的演讲至今,我看着詹宁士·柏班克一步步地从小崛起,从出身地西弗吉尼亚州开始,到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航空公司主管,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演说家以及美国的国会议员。

    人类的通病,就是一般人对“不可能”一词的习以为常。所有行不通的法则大家都耳熟能详。所有做不来的事,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成功只降临在那些自觉会成功的人身上。

    失败则降临在满不在乎、任由自己自觉会失败的人的身上。

    你只需要一个好主意就能成功。下面描述的原理就包含了各式各样帮你想出好点子的方案。

    在进一步论及这些原理法则之前,我相信你有权利接受这个重要的暗示:

    一旦财富降临,钞票便如雪片般飞来,一时之间堆积如山,让人猜不透:当一穷二白的时候,这些钞票都躲到哪里去了?

    这句话有些骇人听闻,但我们如果讨论一下大家常说的这句话——“有钱人通常都经历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就会觉得这句话不是骇人听闻了。

    开始思考致富之道时,你会观察到,财富的开端,是一种目标坚定的心智状态,辛勤刻苦反倒是其次的因素。想要致富,必须先有致力于达成这种目标的心智状态。我就花了25年做研究,因为我也想知道富人如何致富。

    一旦你已掌握到这种哲学的原理法则,也开始奉行调教你运用这些原理法则的指南,就要好好地仔细留意,你的财务状态正在蒸蒸日上,你所碰到的一切事物都会点石成金,化为助你一臂之力的资产。不可能吗?一点儿也不。

    很多人都有的另一项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有些人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无法自拔。

    这些不幸的人令我回想起一位杰出的中国人,他来美国受美式教育,上的是荥加哥大学。有一天,哈佛校长在校园里碰到这个年轻的东方人,停下来和他聊了一下,问他美国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是什么。

    “那还用说!”那个学生叹道,“你们的眼睛好奇怪,都斜斜地吊起来!”我们不正是这么说中国人的吗?

    我们向来都拒绝接受自己概不了解的事物。我们以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就是最贴切的尺度。

    别人的眼睛当然是“斜斜吊起来”的,因为别人的眼睛长得跟我们不一样。

    看最新章节

    幼稚小男人三:青春后遗症

    我们发现往往正是那些“怀疑”自己不够独特的人,会格外地想在工作上或闲暇时,把握住各种机会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性来。某些东西正在这些人的心中作祟,使他们觉得自己在众人当中还不够突出到足以让人识别出来。因此,他们会抓住每一个向人显示他们独特性的机会。这种倾向到后来会惹恼他们的同事及上司。

    在正视问题并采取应对前,让我们仔细思考两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名词:独立性及个别性。

    对自我个别性的看法往往和独立自主的观念有密切的关联。在我们的样本中,那些怀疑自己不够独特的成员,经常会过度关切他们的独立性是否遭受损害。下意识里,他们过度地害怕自己会被人影响或左右,因此,他们担心自己和同事之间的情感距离会太近。

    有时候,人们会过度强调他们不受他人影响的独立性,但大多数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却和他们观念的混淆有关。换言之,个别性意味着在某些方面显得与众不同。这一点在美国虽然格外地受到强调,但是我们很惊讶地发现:没有多少美国人真正认为自己很独特。其实他们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只有外国人才会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完全一个样子”,相同地,我们在外国人的眼中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我们每天在工作环境中所见到的人都是很独特的,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识别他们。如果我们能轻易地辨识出他人的个别性,毫无疑问,别人也能辨识出我们的个别性来。

    在美国,这是一个心理兼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受人影响”是许多人的目标及烦恼。典型的

    评语是:“我不喜欢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身为美国人,我们在这方面很容易受到伤害。

    我们希望保留自己的权利。我们希望是自己自愿答应某件事,而非被胁迫的。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大多数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方面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下意识里期待着冲突的产生。

    更明确的说,他们希望有人反对自己,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及个别性。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容易把自主性和个别性混为一谈,并同时追求两者。

    如果到30岁,我们还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独特的话,就该当机立断把这种怀疑的念头切断。每个人事实上都很独特;自己看不出来这点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别人能看得出来。

    追溯以往,我们会发现最有理由担忧自己个别性的人,是那些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他们仍在经历成长期中各种快速的变化,而且不知道这种变化会使他们未来人生朝哪个方向走。学校使他们第一次领略到在一群人中生活的滋味;但学校生活却也在许多人心中留下创伤。毕业以后,许多人会带着一丝绝望的承认,他们从来就没有成为“小圈子”里的人,或成为学校里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几十年以后,这些人仍担心自己是否能表现出自我独特的地方,但这回却是在他们的工作环境里。这种心态不但摧毁了他们内心的宁静,而且在很多例子中,也妨碍到他们的事业。这种青春期遗留下来的焦虑感是他们必须摆脱的束缚。

    总之,要明白为什么有许多人会在事业上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只要观察一下他们与别人意见相左时的情形就行了。虽然他们当时不会有任何明确的表示,但就他们事后私下发表的意见来看,你会以为他们过去——而且现在仍是——在为自己的生命格斗。一再使用这种求生存的策略,不但使他们筋疲力竭,而且也使他们的上司不堪其扰,后者每经历一次争论事件,就会更冲动地想说:“我已经受够了。”

    &n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农家小福女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豪婿撒野怪医圣手叶皓轩神级龙卫表小姐婚婚欲睡:顾少,轻一点朝仙道强行染指

人性的弱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未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知并收藏人性的弱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