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十二星云录 > 蛰一:泰山争鼎

蛰一:泰山争鼎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十二星云录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魏末,蠡驹助司马氏篡魏,续灭东吴,一统天下。奠定大晋江山,为司马家创立不朽功勋。

    庙堂之高,高处不胜寒。蠡驹为免赴韩信后尘,功成身退,隐居巴蜀。

    相传蠡驹有经天纬地之能,知生死,通阴阳。而这皆依赖于一卷书简。

    蠡驹年少求学,得遇一位世外隐士,赠与他此卷书简。蠡驹得此书简终日研读,悟得书中大道,后创此不世之功。

    书简本为纵横始祖王禅老祖所著,里面详细记载着王禅老祖毕生所修,所悟。

    书简有四绝,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

    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

    三曰武学,神乎其技,精神奥妙,登峰造极,震古烁今。

    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蠡驹隐居之后,在蜀中将残破的书简重新整理,抄录成册。书简中的四类绝学,分别书为四部。

    因王禅老祖隐居鬼谷,故此常被人称为鬼谷先生,蠡驹便把鬼谷先生的这部遗作命名为《鬼谷天书》。

    为防止此书落入奸佞之手,蠡驹将《鬼谷天书》密封在一具玉石棺椁内,藏在一个极为隐秘之处。

    又恐鬼谷先生的毕生心血就此葬送在自己手中,便又铸一尊铜鼎,将《鬼谷天书》藏处的秘密刻于鼎内。

    后逢乱世,蛮族四起,兵犯华中。铜鼎从此下落不明。

    此后的五六百年间,一直有人踏足天下,苦寻蠡驹所铸铜鼎的下落。甚至连蠡驹及其子孙的墓穴都被人翻了个底朝天,却始终不见那尊铜鼎。

    铜鼎数百年不知去向,《鬼谷天书》也就只成了一个传说。后来人们渐渐怀疑《鬼谷天书》是否真实存在,甚至连蠡驹的才能都被后人质疑不实。

    六百多年后天下再逢乱世,有人无意间在川蜀境内的涪江里,打捞上来一尊铜鼎,此鼎便是六百多年前蠡驹所铸的那尊。

    此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各地野心勃勃之人陆续赶往蜀中,争夺铜鼎。因盛传《鬼谷天书》中记载着冠绝天下的绝世武功,各路武林豪强为此争斗不休,死伤之人不计其数。此鼎被奉为武林圣物,却也成了武林之祸害。

    五台山大浮灵鹫寺方丈,慧明大师,乃当世大德高僧。为避免铜鼎继续为祸天下,尽早平息这场武林浩劫,慧明大师力挫各路武林高手,将铜鼎带回五台山。

    不料,天下群雄合力围攻五台山大浮灵鹫寺,逼迫慧明方丈交出铜鼎。

    慧明大师甚是清楚,若交出铜鼎,天下仍是杀伐不断;若不交出,武林众豪强决计不肯善罢甘休。

    于是乎,慧明大师想得一个万全之策,比武争鼎。此计策即可避免武林厮杀,又可保五台山佛家安宁。

    比武之期与比武之地,皆与三年一届的泰山武林大会相同。九月初九,泰山玉顶。

    只有这一日,在泰山之巅,天下各地的武林人士,和各门各派才会齐聚一堂。众目睽睽之下,可保比武公正,不会因此再伤人性命。

    四个月后,天下各地的武林中人,及大大小小,来自五湖四海的各门各派,皆如期而至,齐聚泰山。

    有的人并非来此争顶称雄,只是来见证一场盛大的武林集会。有的人也自知自己功力浅薄,来此只为一睹被奉为武林圣物的蠡驹铜鼎。

    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记载着《鬼谷天书》秘密的铜鼎,以及泰山武尊的虚名,而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泰山玉顶中央,是一片宽广的平地,庭楼庙宇环筑四周。顶上汇集了各路武林豪杰,热闹非凡。

    玉顶北面筑有高台,此台三丈余长,两丈余宽,甚是宽大。高台原本是一块天然巨石,后被人凿平,即是会台又可做比武的擂台。

    慧明大师将铜鼎放在台上,对台下众人呼道:“阿弥陀佛,贫僧乃佛门弟子,因不忍视诸位武林同道为争夺此鼎而厮杀不休,故将其收归于五台山上。大浮灵鹫寺绝无独占之心,今日借泰山武林大会之际,将此鼎交归泰山武尊之手。”

    台下众人闻言,一片哗然。泰山武尊由武林中武功最高,威望最重之人居之。

    前任泰山武尊仙逝,本届泰山武林大会本为重定武尊之位。如今不但可得武尊之名,还能将蠡驹铜鼎光明正大的据为己有,此等诱惑,使得众人皆不觉技痒。

    慧明大师又道:“比武争鼎,只论胜负,不定生死。若有人在此擂台痛下杀手,贫僧定将全力为死者讨还公道!”

    一位身材矮小的半秃老汉,蓦地飞跃至擂台上,对慧明大师拱手道:“齐州黄河帮帮主,沙通海,先来领教一下大师的绝技。”

    慧明大师双手合十,向沙通海施佛礼道:“阿弥陀佛,沙帮主误会了,贫僧不参与此次比武争鼎,只做一个公证之人。”

    慧明大师又对台下众人呼道:“不知哪位英雄愿上得台来,与这位沙帮主一较高下?”

    台下人群中,一位年轻男子一跃而上,对沙通海拱手道:“关东金刀门,罗孟虎,来跟阁下讨教几招。”

    沙通海见此人手握一口雁翅刀,笑道:“原来是关东罗家老大,不知令尊罗立山老先生可也来了?”

    罗孟虎道:“家父与我四位兄弟皆在台下,请沙帮主出招吧。”

    沙通海大笑道:“哈哈哈哈,不自量力,你们关东五虎一起上来吧,免得老子一个个收拾你们,甚是麻烦。”

    台下一位衣着华贵的老者呼道:“既然沙帮主有此兴致,那你们五兄弟皆上台去,好生向沙帮主讨教几招吧。”

    老者身后四名年轻男子齐声道:“孩儿遵命。”

    噌噌几下,台上罗孟虎身边又多了四位年轻男子。四人皆手握一把与罗孟虎相同的雁翅刀。

    四人依次向沙通海拱手道:“罗仲虎。”

    “罗叔虎。”

    “罗季虎。”

    “罗少虎。”

    沙通海向台下老者喊道:“罗老儿,那就等我收拾完你这几个儿子,再收拾你!”

    罗孟虎对沙通海道:“沙帮主不必废话,请赐教!”

    言罢,五人同时挥刀向沙通海而来,三人攻其下盘,两人跃起直逼沙通海面门。

    沙通海见五人围攻之势甚猛,急忙旋起身子,在半空一横,向前扑逃避开。

    沙通海落地前滚,起身后急挥左臂,左手中不知何时抓了五枚葡萄大小的钢珠。

    钢珠向五兄弟急速击来,五人躲闪不及,同时横刀挡格。

    五枚钢珠强劲的冲击力打在五把雁翅刀上,刀身被打出一个深深的印迹,五人连退两步。

    五人立足未稳,又有五枚钢珠直冲面门袭来。这一下,五兄弟乱了阵脚。有的斜身躲过,有的挥刀格挡,有的后翻避开……

    沙通海见机一个箭步向前冲去,高高跃起,空中对五兄弟连续几个回旋踢,踢中三人,踢倒两人。

    躲过的两兄弟对沙通海挥刀便砍,沙通海手无兵刃,竟挥臂格挡。雁翅刀砍落在沙通海的小臂上,发出‘铛铛’的金属撞击声。

    衣袖被砍破才知,原来沙通海双臂皆裹有金属护臂,使其手臂即可做防御之盾,又可猛烈轮击。

    此时六人混战,沙通海双手各握一个比核桃稍大的钢球,使其双拳更加刚猛有力。

    沙通海窜高付低,与关东五虎互拆三十余招,胜败难论。直至最后罗家五兄弟多次变换刀阵,沙通海这才寡不敌众,被逼下台去。

    台下老者罗立山,见五个儿子胜出,转忧为喜,大感欣慰。他此行的目的便是,让五个儿子在天下武林豪杰面前大显身手,扬名天下。

    此后又有人陆续上台,尝试破他罗家刀阵,最终由崆峒派掌门力败关东五虎。各门各派的高手不断上台打擂,从清晨一直到黄昏,却无一人站稳擂主的位置。

    慧明大师欲尽快结束这无休止的争斗,便对台下一位年轻男子道:“薛帮主何不尽早上台,接替贵帮前任帮主的泰山武尊之位。”

    台下姓薛的年轻男子起身对慧明大师施礼道:“大师抬爱,不过晚辈刚刚接任伏龙帮帮主不久,帮中事务尚无条理,何以号令天下群雄。泰山武尊的位置……晚辈实在不敢窃居,更对那尊铜鼎没什么兴趣,故此不愿登台献丑。”

    一位华山派的长者冷哼道:“哼!薛云川,你以为上台就可以稳胜不输?年少轻狂,这泰山武尊的位置可不像你伏龙帮帮主之位,前死后继,是要凭真本事争来的!”

    薛云川忙道:“前辈误会了,晚辈绝无轻视各位前辈之意……”

    薛云川话音未落,由远处飞来一人,从众人头顶疾飞而过,落在了擂台后方的阁楼顶端。

    此人一袭黑衣,身披一件绣满了怪异图案的黑色披风,宽大的云肩上也用银丝线绣着同样的图案。

    那人身材魁伟,容貌清癯,颏下长须垂于胸前,看似已有五十多岁。对下面众人大笑道:“哈哈哈哈,本座来的还不算太晚。”

    慧明大师转身对上面那人施礼道:“阿弥陀佛,古城主一向不插手中原武林之事,今日又何以至此?”

    那位古城主笑道:“今日本座为两件事而来,一来向大师讨教几招空灵,二来顺便把这尊铜鼎带回去当个摆设。”

    昆仑派掌门对顶上的那位古城主厉声道:“古耀华,让老夫先领教一下你的诛仙掌!”说完便向楼顶飞去。

    古耀华道:“好,那本座就先拿你活动活动筋骨。”

    二人挥掌相对,双掌之间似乎隐隐散发出阵阵青光。不多时,昆仑派掌门便不断吱呀惨叫,却无法再收回手掌。

    古耀华笑道:“本座还没活动开,你这便不行了?真是太令本座失望了。”言罢,手臂一震,昆仑派掌门便从上摔落下来,一口鲜血喷出,被昆仑派弟子急忙扶到一旁救治。

    慧明大师见状,忙对古耀华道:“既然古居士如此看的起老衲,那老衲恭敬不如从命。”

    慧明大师深知此人来者不善,又恐台下无人是其对手,未免再枉伤人命,这才不得不飞跃楼顶,出手应对。

    古耀华与慧明大师皆乃当世绝顶高手,二人在上面过招,下面众人无不叹为观止。

    正在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在楼顶二人身上时,擂台上却突然浓烟滚滚,一阵邪风呼啸而至。

    薛云川高呼道:“不好,有人盗鼎!”言罢,急忙飞跃台上,淹没在浓烟之中。

    台下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人群中又有十几人冲上台去。浓烟中打斗声此起彼伏,后面冲上台去的十几人陆续被打落台下,皆身负重伤。

    楼上的慧明大师和古耀华见状停手,向下观瞧。

    古耀华突然向下面的擂台猛施一掌,一个由强大真气幻化成的大掌印由上而下,整拍在擂台上。

    经此一掌,擂台上的浓烟顿时消散,众人这才看清,台上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与伏龙帮年轻的帮主薛云川,各执铜鼎一边,相持不下。

    古耀华对那妇人呼道:“鬼妹子,没想到你南冥鬼域对这尊铜鼎也颇有兴趣,老哥哥在此,何以轮的到你。鬼妹子若是识趣,尽早离去便是。”

    那妇人并未理会上面的古耀华,对面前的薛云川怒道:“臭小子!你是何人?”

    薛云川道:“在下伏龙帮薛云川。”

    那妇人道:“早闻乾坤伏龙拳冠绝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深厚的内力,着实让鬼姑姑我佩服。”

    古耀华又对鬼姑呼道:“鬼妹子,你连这个后生晚辈都奈何不得,如何与老哥哥争鼎呢,哈哈哈哈。”

    鬼姑抬头对古耀华冷道:“你一向体虚多病,竟敢不远千里孤身至此,就不怕突然病发,死在半途。”

    古耀华笑道:“此事不劳鬼妹子操心。不过……你未嫁,我未娶,不如你我结为连理,这尊铜鼎岂不是我们夫妇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鬼姑大笑道:“哈哈哈哈,都这个年纪了,老哥哥还有此心思。可惜啊,你我今生注定没这个缘分。”

    古耀华道:“青城山的那个小道士都死多少年了,你又何必为他孤老终身呢。没有本座帮你,你是拿不走这尊铜鼎的。”

    鬼姑冷道:“你这个病秧子,先照顾好自己吧,那老和尚可不好对付。”

    慧明方丈深知这二人绝非武林正派之人,且行事一向诡秘,若铜鼎被这二人夺去,恐天下难安。

    于是对二人道:“阿弥陀佛,老衲绝不会让二位带走此鼎。”说完便再次向古耀华出手。

    上面慧明方丈与古耀华不相上下,下面薛云川与鬼姑亦难分高低,四人大战上百回合无有定论。

    古耀华不愿与慧明方丈再继续耗下去,突然飞跃下来,落在薛云川和鬼姑之间,伸手抓住了铜鼎的一边。

    慧明方丈也紧随其后,抓住了铜鼎的另一边。四人各执铜鼎一边,皆欲用内力震慑他人,却仍是相持不下。

    忽然一声巨响,四人皆被震退数步,立于擂台的四个边缘,然而手中仍然牢牢抓着铜鼎。

    原来铜鼎已被四人震破,一分为四,每人手中各持一块。铜鼎内外厚厚的铜锈皆被震落,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记载着《鬼谷天书》秘密的鼎文,是刻在了铜鼎的内侧。

    慧明大师突然大笑道:“哈哈哈哈,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此乃天意,你我四家各得一块残片,从此便不会再有人惦记此鼎,天下亦可得安宁。”

    此时天虽微亮,明月却已当空,一曲优雅的琴声,使玉顶群雄心然一醉。

    众人皆回头望向玉顶南面的房顶,上坐一位秀美绝伦的妙龄少女,身前横放一张古琴,只见她纤手抚琴,衣衫皓白如雪,衣外缥缈白纱,与她那乌黑的发丝一起,随风轻轻飘荡。

    在她周围犹如环绕着一层轻烟薄雾,头顶圆月与之交相辉映,似真似幻,清雅绝俗。如天上仙子,临凡尘世。

    下面众人皆沉迷此景,无一人愿惊扰她的琴声。直到一声狂笑划破天际,大家这才发现,原来玉顶四面的房顶上皆有一人。

    南面是这位貌若天仙的女子;东面是一名醉醺醺的年轻男子;西面是一位冷峻的中年男人;北面亦是一位中年男人,不过此人面容和善,笑嘻嘻地蹲坐在房顶,那声狂笑,便是出自此人之口。

    见此情形,人群中不禁有人惊呼道:“尧山四圣!”

    慧明方丈微微闭目,双手合十,轻叹道:“阿弥陀佛,莫非四位亦来泰山争鼎?”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诛仙合体双修武道神尊驭鲛记阎王神武至尊宦妃天下修罗刀帝不嫁总裁嫁男仆九阳神王

十二星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曲书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曲书茗并收藏十二星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