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二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定川寨宋军再次失利,使对战争已极度厌倦、一心想招抚元昊的宋仁宗又惊又怒,不得不强打精神,对西北前线进行兵员补充,调整部署。此时,惟一让仁宗皇帝感到安慰的,是北方契丹在帝国做出誓书用词上的让步后,已经和大宋重归于好,他不用再寝食难安地担心帝国两面作战,因而能够从北部边界抽调兵力,弥补葛怀敏丧师后西北宋军的兵力不足。

    宋仁宗庆历二年十月,仁宗皇帝从北线定州抽调2万2千名禁军移驻泾原,以鄜延路都监狄青为泾原都监、兼知原州;以左藏库使景泰为本路钤辖、兼知镇戎军,几天后又各加兼本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又调河东都转运使文彦博兼泾原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以代王沿。于此同时,仁宗皇帝下诏,降原知渭州王沿知虢州,又给定川砦战死将领各增官褒奖。

    定川砦一役,仁宗皇帝再次看到了韩琦、范仲淹危急时中流砥柱般的作为。当葛怀敏全军覆没,泾、邠一线危急的谍报传到京师时,仁宗皇帝看着地图,不无焦虑地对大臣说:如果范仲淹能出兵增援,朕可高枕无忧矣。不久,范仲淹出兵增援的奏报送抵京城,仁宗皇帝惊喜不已:说朕就知道仲淹是可用之才!

    由于韩琦、范仲淹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杰出作为,对此深感欣慰的宋仁宗,于庆历二年十月下诏,为出兵增援的韩琦、范仲淹复官晋级:援护边防,安辑关辅,皆著勤效,简在朕心。分别授韩琦、范仲淹以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对于仁宗皇帝的眷爱,韩琦、范仲淹分别上表辞谢。

    韩琦在辞官奏折中诚恳地写道:能官复旧职,固然荣幸,但贼兵寇略邻道,我军兵将死伤,虽然派了1万部队前去增援,但却实在没能帮上一点忙,不应当迁官。

    仁宗皇帝没有接受韩、范二人的恳辞,并再次下诏:边任方重,朝命已行,宜速祗受,不须坚辞,更思御捍之计。

    从仁宗皇帝诏书措词上看,此时的宋仁宗,对韩琦、范仲淹二人,可谓是寄予了莫大的厚望。

    西北前线屡次战败。

    宋仁宗的招抚又没有任何进展。

    于是,朝廷中就有人出主意:借刀杀人,用金钱收买辽国,让辽国出兵攻夏。

    对于朝臣提出的这个建议,仁宗皇帝觉得不失为一个办法。既然辽国贪婪宋国金帛,能够答应劝说元昊臣服宋国,那就有可能更贪重金,出兵攻夏。

    然而,当宋仁宗以此委派御史中丞贾昌朝出使契丹时,却受到贾昌朝极力反对,贾昌朝一针见血指出,宋军之所以屡战屡败,是因为朝廷削兵权政策太过之故,贾昌朝说:太祖皇帝当年收兵权,原为防止军队造反,到太宗时,朝中宿将旧兵还能保持着一点战场上的威风,但此后数十年,老将凋零贻尽。及至元昊反叛,朝廷骤然之下选将发兵,军队缺乏训练,将帅又常常更换。以频繁更换的将领,率领缺乏训练的士兵作战,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怎能不战则必败?贾昌朝接着提出建议:请朝廷自今以后,对镇守方镇的大臣不要轻易更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给予边臣随机应变的权力,这样才是选将用兵之道。

    对于帝**事上存在的这个弊端,仁宗皇帝岂会不知道?但大宋王朝自太祖皇帝定下削兵权国策,迄今80年时间,已被削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得了的?

    借刀杀人之事不了了之了。眼下仁宗皇帝所能够做的,就是只好在现有基础上拚命挖掘西北军事潜力,以求寻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对策。

    很难说,现在的仁宗皇帝,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听从韩琦在鄜、庆、渭三州添兵、及建立一支机动部队的建议?如果那支部队存在,定川砦之战很可能是另一种结局,但是现在……

    仁宗皇帝很想听听,宋军定川砦战役失利后,在军事上极有远见的韩琦,对未来西北局势又有什么样的设想。因此,宋仁宗一面派翰林学士王尧臣第三次安抚陕西,一面派梁坚、张庾二人带着他的亲笔札子,前往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韩琦那里,仁宗皇帝在札子里向韩琦明确提出了一个要求:

    陕西沿边自委分四路以来,颇闻训(齐)练士卒,修茸城垒,羌丑达一年之久不来犯塞。朝廷本以为,倘若寇兵再来,我军必能固守疆土,打击敌军凶狠气焰,不料泾原路将帅无谋,轻出战斗,既误国计,又可能助长敌军长驱直入之心。今虽已命文彦博代替王沿,狄青补葛怀敏之缺,损失的军马、兵员、器械亦予补充,并重新于永兴军设置都总管司,一如四路屯聚兵马,精加训练,准备分壁应援及镇守关辅。兼闻渭州、镇戎军一带昨经虏掠,道路方通,但如果贼军去而复来,如何抵御控扼?纵然泾原能保无虑,但别路谁能保证不会再遭寇掠?西鄙之患平定无期,卿等早副朝佥,久处边任,虽稽殄寇之效,备存许国之诚,必有深谋破其奸计。俟札子到日,审细从长经度捍御之策,具陈利害,令梁坚、张庾赍来赴阙。

    当韩琦接到宋仁宗这份札子后,很难说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自西北开战以来,有关战争的重大方略和对策,韩琦并没有少提建议:从力主出兵主动出击,以攻为守;到审时度势、请求在鄜、庆、渭三州添兵,争取局部主动。哪一次的方略不是耗费了韩琦巨大心血?但宋仁宗却在最后时刻否定了韩琦的建议,终使帝国掌握主动的机会一点点消磨贻尽,一二再地遭受挫折。

    现在仁宗皇帝被南墙碰的头破血流了,又一次向他征询对策,宋仁宗这是以国士待韩琦,忠贞质朴、一心为国的韩琦,又怎么能不尽心竭力,以报国家?

    于是,韩琦分析帝**队屡次失利的原因,在给仁宗皇帝的奏章中,又一次提出了目前帝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臣前次提出浅攻的策略,是因为那时民力尚未极度损耗,北方尚无威胁,以举国之势打击,西夏便会有所衰败。但今日民力已困,北方契丹虎视眈眈,因此,攻讨之策现在已经不再适用。然而,如果召勇猛偏将五、七人,让他们招募一、两万敢死军民屯兵于一路,待贼入寇,合本路兵力出击。偌犯他路,则或让这支部队攻击敌簿弱之地、或破坏敌军粮草供应、或直抵兴州覆其巢穴。就算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但也可为日后我军反击提供许多经验。这个办法如能实行,或许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韩琦这个建议,其根本宗旨,仍然是请求给鄜、庆、渭三州添兵的计划中演化而来。在目前形势下,这是一个暂时采取稳妥防守、待元气恢复后再图谋反击的策略。而事实上,这时的韩琦,也的确在心中正勾画着一幅反击西夏的宏大蓝图——夺取横山,砍断元昊臂膀!

    就在韩琦心中谋划着这幅蓝图,并准备亲自巡视边防,抗御西夏军队骚扰的时候,环庆路的范仲淹,也就西北战事向仁宗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范仲淹的建议,源之于朝廷对他职务的变动。

    本来,定川砦战后,宋仁宗已经调河东都转运使文彦博,顶替王沿负责泾原一路。但宋仁宗考虑到泾原一线地势相对开阔,无险可依,最易受到夏军攻击,宋军两次惨败都发生在这里,而文彦博毕竟缺少实战的经验,因此,仁宗皇帝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决定调范仲淹去泾原,文彦博则接替范仲淹,主持环庆路。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月落昼锦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郭亚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亚平并收藏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