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丁香千结文集 > 论《红楼梦》里的婚姻与情

论《红楼梦》里的婚姻与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丁香千结文集最新章节!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之最的红楼梦,写出了一部伟大的爱情悲剧,更以大观园诸女儿的婚姻和爱情的悲剧表现了中国古代的种种婚姻观及其结局,观照之下,对现在人们的婚姻或仍有借鉴意义,做一番剖析,不当之处,企盼赐教。

    古语有言“女怕嫁错郎”的确如此,在夫权至上的社会,女子是没有任何人权可言的。她除了依靠父母,就只有嫁人一条路,一个女子的一生是否幸福,最重要的是看她的婚姻是不是幸福。她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可以考学,可以工作,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可以脱离男人而独立。红楼梦之所以是一部名垂千古的悲剧,不只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其悲,更写了诸多女子的悲剧性的人生。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曹雪芹就借警幻仙子警示宝玉的方式,隐语了书中诸女子的悲剧——“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1)以大观园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孕育了许多骨格清奇,才华横溢,可爱温柔的女子,她们的青春时代无忧,幸福,对婚姻和爱情充满幻想。但是当她们真正面临婚姻,才看到现实的残酷,但她们又无力抗争,只能无奈地接受社会强加给她们的一切,在时光的流逝中麻木自己。她们的遭遇令人扼腕。“公子王孙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2)紫鹃这话说得中肯。令人慨叹的是,将会受到婚姻之痛的,不止是园内的几个女子,也不止是金陵的几个女子“千红”“万艳”它代表着那个时代所有觉醒和未觉醒的女性的悲剧性命运。曹雪芹看到她们的命运,借大观园里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女子的遭遇来展示他对女子的人生和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书中几个有代表意义的人物的婚姻和爱情。

    红楼梦中描写了黛、钗、四春等许多的婚姻。其实这些婚姻,并没有一个爱字在里面,只有二个字,功利。现在有人常常慨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事实上,很多的婚姻是功利性的。它并不是爱情的延伸。细分起来,大抵可分为四类:政治联姻,经济联姻,大家族加强权势的联姻和为了婚姻的婚姻。

    先来谈谈黛玉之未成的婚姻。从爱情上讲,宝黛之心心相印是勿庸置疑的。首先他们前世有缘在“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固然是作者的托辞,但也是那时人们对人与人之间缘分(或者说是一见钟情的现象的一种解释);加之他们自小儿一起长大,竟如宝玉所说:“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两人的思想,对读书从政的观点一致,所以他们之间发生爱情的碰撞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但是无论是高鄂续稿,还是脂批对后事的提示,两人都最终并未走上婚姻的红地毯。为什么思想如此接近,而又心心相印的两个人,却不能结合呢?首先是黛玉的孤高自傲,使之从上到下不如宝钗得人心。做为封建家族大家长的贾母,原是对黛玉最疼最爱的,但是宝钗的稳重敦厚,善察人意却也深得她心。更重要的是,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自信是诗礼缵缨之族,仁慈友爱之乡,对婚姻也不会完全听从当事人的意见,不可能从他的爱情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整个家族的“大局”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黛玉的多病,小性儿,加之其父母双亡,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做支撑,政治、经济、自己的身体素质都不具备,而为婚姻而婚姻也无必要,所以她是不可能入选的。宝黛的爱情,的确是镜花水月,由“梦幻”而生,也自此而灭,没有付诸实践的可能。因为婚姻是现实的,要想促成一桩婚姻,只有爱情是不够的。黛玉一心里只有宝玉,但是没有促成婚姻的条件,所以当她的爱情理想不可能实现时,也就只能“玉带林中挂”“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心事终虚化”了。(3)

    那么众人皆看好的宝钗的婚姻又如何呢?尽管宝玉也是“爱”她的。但对她的“爱”与黛玉却不同。宝玉对黛玉是一片痴心,是心心相印的爱,是爱情。而对宝钗,他更多的是敬重与欣赏。宝钗与黛玉都是美人,但是两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一个是肌肤丰泽,妩媚中有端庄,一个是体态轻盈,婀娜中见风流。宝玉心仪黛玉,也爱慕宝钗之别样风情。从我们读者的眼光来看,因着“有情人终成送眷属”的心理暗示,而黛玉在我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成为爱情的主角,所以从心理上来说,读者是排斥宝钗的,但是就那个社会而言,宝钗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多才多艺,又善为他人考虑,处事周到,从思想来讲,她又极力维护“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戒,认为“咱们女孩子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4)她心中对宝玉是有感情的,但是她不表露出来,宝玉被父亲痛打后,她“‘看着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作不出诗来,她便偷偷提醒。惜春要画园子,她把需要准备的东西说得井井有条,女红也好,对人和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对谁都好。连“老太太”都说“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她家又是旺族“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5),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正是门当户对,可以彼此借势;又兼有“金玉良缘”的仙示,所以她与宝玉的婚姻是必然的,但是婚姻里没有爱情,而成为家族之间加强关系的一个工具,终究只是一个空壳,也便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

    再讲宝玉的姐姐元春。元春作为一个女子,嫁与皇帝,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她是幸运的。因为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多少人虽然身在宫中,却终生难得见皇帝一面,而她可得皇帝的宠幸“晋封主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家中也是豪钱强势,没有任何的挂念。但是只有元春知道,她的婚姻是不幸的。虽然当时男子三妻六妾以为常事,但是身在皇宫,须得事事谨慎,又不可能像平常人家一样,可以经常见到丈夫,也不能经常见到家人。如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对此有精彩描写:“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儿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元妃命快引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四叮咛:‘不须挂念,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贾母等已哭的哽噎难言了。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6)在曹雪芹之前,张九龄在他有名的闺怨诗中写道:“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览封侯。”她不是悔教夫婿览封侯,而是悔嫁深宫无自由。这次归省之后,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元春的婚姻便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她的一生被作为赌注,来博得家族的飞黄腾达。而她也确实不负众望,为家族争得荣耀。书中元春正面出场的机会不多,只在第十八回稍费笔墨,其他皆为侧面描写,但是仍可看出她是一个识书达礼、事事以“大局”为重的大家闺秀形象。但是她毕竟也是一个女人,她虽然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爱情,但是她有亲情,可是她的婚姻却连她尽情享受亲情的权力也剥夺了,她虽外面荣光,心中是苦楚的,所以她的婚姻也不过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棋子,虽胜仍是惨痛的。

    贾迎春,贾赦之女,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性格平和,凡事不肯与人争,处世为人极尽退让之事。贾赦把她许于孙家。这孙家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提升。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可是孙绍祖究竟是何等人物呢?请听迎春婚后不久回家的哭诉:“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7)而事实如何呢?孙贾两家虽为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这孙绍祖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可是为什么还要嫁呢?这就是原因了。因为贾府开始失势。而且她老爹与孙家有银子关系。那么迎春是什么时候嫁与孙绍祖的呢?是在大观园被抄以后。大观园被抄是一个很重要的界限,这是贾府衰败的开始。就在这个时候,迎春出嫁了,嫁的是一个平时不可能嫁与的人。家世不好(与迎春相比),人品更差。这样的婚姻能幸福吗?可是她诉说了她的不幸,也不能改变什么“孙绍祖的人来接去,迎春虽不愿去,无奈惧孙绍祖之恶,只得勉强忍情作辞去了。邢夫人本不在意,也不问其夫妻和睦,家务烦难,只面情塞责而已。”(8)这迎春新婚伊始就如此势头,其悲剧便在所难免了。

    以上选金陵十二钗正册里之典型婚姻作了简单的分析。其实正如曹之本意“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他只是借这几个登记在册的女子,借她们的可以传说的悲剧来叙述他所知女子的悲剧命运。因为她们毕竟是性格各异而又才貌出众的女子,又是金陵势力最强的四大家族的小姐,她们的命运尚且如此,其他的女子便不复言说了。兼以她们的美好,更容易引起人们对她们命运的感喟,使悲剧色彩大大增强,令人不忍玩味,又不舍弃去,更能发人深思。这便是悲剧艺术所在了。

    同时曹雪芹不止是借这些女子的悲剧爱情与婚姻来告诫后来的人们(尽管绝大多数的婚姻是无爱的,绝大多数之女子是无爱的),不要把婚姻当作赌注,来为谁博得政治和经济的资本,也不要以婚姻来作为家族发达的阶梯,希望婚姻是爱情的归宿,希望有情人皆成眷属。现实的婚姻,仍有政治婚姻,经济婚姻,以及生理婚姻,习俗婚姻种种不得已的婚姻,或者是功利的有着其他意图的婚姻,或许,以婚姻这个高昂的代价,可以暂时如愿,但是如同曹书所述,终难脱得悲剧的命运。所以,请再仔细审视繁花背后红楼一梦吧。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丁香千结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丁香千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香千结并收藏丁香千结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