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丁香一样芬芳文集 > 人死如灯灭

人死如灯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丁香一样芬芳文集最新章节!

    也许是深秋落叶引起我的伤感,走在路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晚秋的夕阳过早的收起她的灿烂,还不到晚上的五点,天就渐渐的暗了下来。回到家,坐在这静静的小屋里,却不知自己要做些什么。忽然想起了母亲,想到了应该为我的母亲写点什么

    其实这个想法在我心底酝酿好多年。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仲夏,我在悲伤中慢慢的接受了母亲死亡的这个事实。我希望母亲的死亡并非是她生命的终点,是她的一个憧憬,憧憬着死亡之后,她不会在有烦恼,不幸,生活压力。死亡对她来讲是一种解脱,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她没有恐惧死亡,是她相信死后的生命,她渴求来生给她带来新的希望!她把死亡看做自然净化的过程,生与死都是来去自如的,不然她不会放弃她的生命。

    母亲生前给我讲过许多她的故事。也唱好多的童谣。那童谣至今我还会吟唱。也唱给我的孩子们听。母亲说:她出生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她也讲过长白山天池的故事。

    她讲的许多的美好传说,我都不记得了。我只记住了她的苦难,记住她生命的四十年苦命的挣扎,和她告别这世界时的最后牵挂。

    父亲说我:“九岁活了三辈子,你古年老太太,你什么都懂”是的,我在农村的那些年里非常迷信,我之与迷信这也来源与母亲的教诲。她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先生说她:“得喝七家井水”也就意味着她得出进七家。

    她又给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命硬,他说我,又方爹又方妈,一个男人陪我过不到头。这些不管我信不信,但确实很准。

    我记得母亲是一九三零年的生人。一九三零对我来说即陌生又遥远。我想到的一九三零,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端着煤油灯脸色苍白的小女孩。其实就是现在,我坐在这电脑前写这篇故事,我的脊背都觉的嗖嗖冒着凉风。

    母亲说她们家坟茔地不好。一辈出一个败家仔。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他就是一个败家仔。他抽大烟,把整个家当抽没了不算,又把外祖母卖了。最后卖掉了我的母亲。

    母亲被卖到一个小茶馆里当丫头。那年她才八岁。茶馆里什么人都有,嗑着瓜子,扯着闲篇。母亲的耳朵里塞满了光怪离奇故事。后来她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至今我还是半信半疑。

    母亲讲:过去的女人死了丈夫后,没人敢改嫁。她们怕死后,到了阴间两个鬼男人都争她,阎王爷没办法,只能用锯,把这个女人破成两瓣分给那两个男人。

    她还说:“人也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等他死后,会下油锅。欠人钱不还的,下辈子脱生牛马,给人拉套,也得把上辈子,欠下的钱,还给人家”

    她还说:人、生前用多少水,死了你就得喝多少脏水。你没见人死出殡时,都让姑娘给扎个纸老牛,到阴间替妈喝脏水。

    她还听人家讲:横死的了人不能脱生,只有找到了替死鬼,阎王爷才能让他们投胎,以前,人们用上吊结束生命,是极为普通的办法。吊死鬼们,只能在去勾死一个人,他才能脱生。

    母亲还说:如果你看见有人掉到水里,快淹死了,你就喊:“淹死鬼,淹死鬼”把鬼给喊破了,掉到水里的人就没事了。

    小时候母亲总是和大人互讲鬼故事。我害怕极了,但又想听。母亲说她亲身经历过鬼的故事。

    那是解放前的一年的冬天,天特别特别的冷。她住的村子里冻死了一个要饭的。那个被冻死的人穿着破旧的单衣服,抱着一家烟囱死了。他死前,那坐烟囱可能还有些余温。

    从那天开始,一到半夜,村上的人就会听到,有一个凄呖声音在叫“死了好,死了好,死了省在人间穿棉袄”我没敢听完母亲的讲述,就跑开了。从那天起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害怕。

    我黑天出去玩时,总觉的后面有人跟着。但又不敢回头看。因为大人们说:“人的肩膀上有两盏灯,走黑路时别回头,回头把灯吹灭了,什么鬼怪都敢上你身了”他们还说:“鬼怕吐沫,遇上了鬼,你就朝它吐吐沫”那些令人恐怖鬼故事,在我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此,我总是有意无意的,去探索是否有鬼存在的真实性。

    人们都看见活人遭罪,谁见过死人遭殃。可是这些传说出至母亲的口中,让小时候的我深信不疑。母亲也用这些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别做坏事,做了坏事阎王爷都不饶你”

    如果没有母亲的养父出现,母亲会在那个小茶馆里平静的生活下去。等她长到十五六岁,老板会给她随便找个人嫁了。那样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的我。也就没有了以后发生的故事。人的命天注定。养父的出现改变了母亲一生的命运。

    母亲的养父,我曾经的姥爷,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人。直到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从沈阳下放到农村时才分离,那也是我们一家的诀别。

    姥爷是日本翻译。母亲说:在满洲国拿着他的名片就可以坐火车。虽然姥爷是日本翻译,但是他没有干过坏事。他在日本人面前,尽替中国人说好话。被他解救出的老百姓无计其数。母亲还说:“他还救过金日成的命”怎么救的,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有一点是真的,从土地改革,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姥爷过的一直很平静,在那段极左的历史时期。让今天的我匪夷所思。

    姥爷他姓张。那年他去茶馆喝茶时,看到母亲那么一点小丫头就干大人的活,很可怜,就向老板说:“这小丫头长的很漂亮,我没儿没女,把她给我当女儿吧”茶馆的老板怎敢不答应。

    追溯历史的渊源,我所叙述都是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回忆的片段。她的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都是血泪的控诉。然尔她的讲述,从没有眼泪,她说:那些年她把眼泪都哭干了,在也没有眼泪可以流!

    养父问母亲,你叫什么名子?母亲说:“我只知道姓罗,剩下的我都记不得了”

    那你跟我姓吧,以后你就叫“张维珍”母亲有了自己的名子。

    生活在平淡中开始。在吉林,一个至今我也说不出名子的地方,母亲开始了她的生活。母亲的养母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对我的母亲也非常好。母亲似乎没有描素过,她的养母长的什么样子。然尔在我的脑海里,她穿黑衣服,眼睛很大,睫毛很长,腮边有一个酒窝,脸煞白煞白的。

    小姐的日子,母亲没有过上半年,那个脸色煞白的姥姥就病死了。在这个围墙很高的四合院里,每天就剩下母亲和圈里养的几条狼狗。姥爷他不怎么回家。母亲自己照顾这个家,天天喂着狼狗。日子在寒冷的冬天里,凝固成一个画面“宽绰疏朗的院落,叠石迭景,树木参天,月光透过树枝,照在地上,风吹动干树枝,晃来晃去,狗紧一声,慢一声的叫着。一个小女孩坐在煤油灯下,身影映在窗户纸上,阴森可怕”

    那时的母亲还不到十岁。她不明白死亡真正的含义。养母的死没有使她难过。也许她觉的生与死,是来去自如的事,生死的背景对她来讲是一片模糊。对于生命的内涵,她一无所知,谁先死,谁后死,早完都得死,常人无法选择,也无法作主。

    院子里古树的枝头冒出第一个绿芽时,春天如约而来。死气沉沉的院子,平添一些生机。母亲的眉梢一点点舒展起来。可她不敢笑,她怕“乐极生悲”高兴过头了,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好的事等着她。

    一天上午。天气非常好。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母亲不知为什么莫名其妙的亢奋。终于按捺不住,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打开大门,走出了这个院子。

    当母亲出现在门前时,她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最终一个老太太勇敢的走到母亲面前问她说:“你是姓罗吗”?母亲一脸狐疑,她想,她怎么会知道。

    哎、老太太长叹一声说:“这几天,总有一个半大媳妇,在你家门前转,她指着你家门说:“这家要来的孩子,是她姑娘。一边哭,一边说。丫头,是不是你妈找你呢”!

    “妈妈”这个名词对我的母亲来讲,似乎以很陌生。她不知道有妈妈的孩子会是个什么样子。在内心,母亲也企盼着有一天,找到自己的妈妈。妈妈来了,为什么不进门来找她,妈妈到来,能否改变她的命运,这命运会变好,还是更槽。

    写到这里我忽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的母亲身世,似乎是一个迷。我只知道母亲出生在美丽的松花江边,松花江那么长,她在哪一段落地。母亲说:我的外祖父抽大烟,把她给卖了,可母亲从没有讲过,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母亲还有其它的兄弟姐妹吗?

    那个孕育了我的母亲的外祖母,她怎样的生产了母亲,又把她养到了多大,她们如何承受的骨肉分离之痛。这些我还没来的及问母亲。一切都定格在一九七零年的仲夏。

    母亲的养母死后的半年,这座大院里来了新的女主人,这就是后来我们称号的“后姥”后姥的到来把母亲的生活彻底颠覆了。她把家里所有的活都交给母亲干。后姥抽大烟,不管什么时候没有了大烟泡,都让母亲出去买。

    母亲说:她们住的宅子离县城二里多地。后姥经常的让她半夜起来买大烟泡。那时四处都闹胡子(土匪)官家捉住胡子,把头砍下来挂在电话杆上,那胡子呲牙咧嘴,吓人极了,每次半夜走这条路,她会都觉的后面跟着一个人,在加上母亲踢里踏啦的脚步声,她都会被吓的半死。这还不算,母亲要进城,就得叫醒看城门的人,深更半夜,人家不愿起来给开,母亲不知要喊上多久才能给开,换回来的是劈头盖脸训斥。

    母亲给我们讲述这些事情时,我还很小,也不能够理解她讲述她的苦难时的心情,我觉的我后姥长的也不象那么可恶的人,她当年怎么会母亲那么心狠手辣。

    母亲后屁股有十几块被烫过伤疤。这是我亲眼见到的。母亲说:这是后姥用火钎子烫的。我问母亲后姥为什么烫她?因为她干不好活。

    母亲病了,发着高烧,没人管她,烧退了,母亲见姥爷买了一堆筋饼回来,她很高兴,她以为是给她买的呢,等她去拿筋饼时,所有的筋饼以被后姥扔狗窝喂了狼狗了。

    讲到母亲所经历的一切,我在也不难理解我们小时候,母亲为什么那么粗暴对待我们。在我的童年的记忆里,丝毫没有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有时我们兄妹在外边和小伙伴们打仗,不管怨谁,回家肯定还要在挨母亲的一次打。母亲打我们时几乎都安排在早上,我们还没起来。她拿着一条皮带,先打我哥,再打我姐,我吓的卷曲在炕角不敢动一下,在那等着打完我哥我姐在来打我。任凭我们怎么哀求母亲,她不打够我们是绝不罢手!

    一年夏天,后姥的的妹妹的儿子来到这个家。母亲叫他表哥。这个表哥会给母亲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呢。

    表哥总用寻问眼神望母亲,或着远远的望着。偶尔的早上当母亲从炕上爬起来时,院子以被打扫干净,水缸里的水也满了。在这深宅大院里,母亲第一次感到什么是温暖。

    后姥每天照例骑着她的小洋车出去麻将。回来倒在炕上抽着大烟。母亲说:她清楚的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后姥打着哈嚏,伸着懒腰大声叫着母亲:维珍,维珍起来,去城里给我买几个大烟泡去!

    表哥也被惊动了,他问后姥,为什么白天不多买些,非得晚上让母亲出去买。后姥说:白天我没想起来。

    母亲找了一条麻袋,把麻袋的一个角塞到另一个角上,然后她头伸到窝出的麻袋角里,推开沉重的大门向城里走去。通往城里的路的两边,都是齐人高的苞米地。风吹着苞米叶子让人毛骨悚然。炸雷在天空一个接着一个的响着。母亲想起许多关于鬼的故事,仿佛看到雨夜里群魔乱舞,她在泥泞的路上跌倒在爬起来。当她在一次的跌倒时,她的手按到一个东西,一个闪电照亮了眼前的一切,母亲看到她的手按着的是一个人头,那双狰狞的眼睛正盯着她。母亲被吓的昏了过去。

    雨还下着,但母亲不感觉到冷。雷还打着,母亲不在感觉怕。一个结实的手臂托着她。

    表哥,母亲叫了一声变哽噎了起来。表哥说:别怕维珍,我一直跟着你。你刚才按到是,死了好几天胡子的脑袋。可能风大被刮了下来。没事了,我把给埋了。

    那一刻母亲的心泛起漪涟,有一种东西在她身体里涌动,从来没有人对她这么好过,她把头靠在了表哥的胸前。

    很快,后姥知道雨夜发生的事情。她把表哥打发回家去了。那刚刚在母亲心里燃烧的爱,就这么被灭掉了。那短暂美好情感,让母亲多少年后讲起她,脸上都荡漾着幸福。

    土改了,后姥把金银手饰,包成了一个包,藏在烟囱里。母亲也被人拉出去斗争,但被好心的乡亲们拦住。乡亲们说:这孩子是他家的丫头,罪可没少遭。母亲幸免。后来一个区上的女干部听说了,母亲的身世,让母亲站出控诉姥爷和后姥。母亲不敢。女干部说:你不用怕,开完斗争大会,我带你走!母亲还是不敢。就是母亲的不敢,后姥藏在烟囱里的金银手饰,让后姥的晚年衣食无忧!

    随着家境的败落,后姥也收敛了许多。她张罗把母亲嫁人,当然也会收到很多的彩礼。母亲过门时,那个男人以经病的奄奄一息,婆家人为了冲喜才娶了母亲,母亲过门的一个月后,那男人撒手人寰。十几岁的母亲第一次做了寡妇。

    这是母亲第二次面对死亡。当第一次死亡出现时,母亲没有机会去认识它,因为母亲养母的死,对母亲来讲她是一个局外人。生死是宇宙间永远无法改变的法则,不管在生命的哪个层面,人们习惯了屈从与生死。万物都是虚幻短暂的,当人在人生的跑道上,停下来衡量自己时,生命中充满了痛苦与难题。

    是谁创造了生,又创造了死!在生命演绎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觉的今生缺少些什么。当人濒临死亡时,更加明白爱的重要,开始去关怀别人,母亲的丈夫留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死了,以后你怎么办”

    “怎么办?”母亲不知道去问谁。她在不知所措挣扎着,寻找自己的出路。

    春天坐在小院里的母亲,闻到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她努力的辨别这香气来至哪里。这香气催生的母亲的希望。这香气藏着诱惑,挑逗着她深藏在心里生命的原色。母亲舒展了眉头向院外走去!

    一声断喝,随之不堪入耳的漫骂,凶神恶煞的婆婆,站在屋檐下指着母亲骂个不停。母亲呆立在院门旁,眼泪流了出来,在那个封建社会里,一个年青的寡妇,能么可以抛头露面。

    夜深人静,母亲躺在炕上,回想着过往,她的心一阵阵哀痛。她对自己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我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她从炕上起来,穿好衣服,望着这间屋子的四周,是那么的阴森可怕。自己刚才躺过的炕上,也曾经躺过她死去的男人!她梳理着头发,望着镜子那俊俏脸庞,她泪流满面。她的身影在油灯折射下,倒映在墙壁上,心碎绝望的母亲,走出屋子,走进厢房做豆腐的小屋。她点亮了油灯,舀起一碗囟水,送到了嘴边

    啪!母亲被迎面拍过来的大扫帚,打的蒙头转向,碗也掉到地上摔碎了。母亲的公公站在面前,手里的扫帚又高高的举起

    想都死不成的母亲,被关进自己的屋子里。看着嘀嘀咕咕家里人,母亲预感到要发生什么,几天过后,母亲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带上了车,来到沈阳,这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和我的父亲生了我们兄妹四人,六十年代初,五十岁的父亲躺在病床上。他好象预感生命对他屈指可数。

    我坐在他的身边,根本不明白将要发生什么。父亲己经不能说话了。他的脸变的憔悴而干瘪。他极力的挣扎呼吸着。屋子里鸦雀无声,屋子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父亲身上。虽然父亲的将死,把他折磨的很痛苦,但他内心很平静。他把它看成是对生活压迫的解脱。

    父亲在临近生命终点的那一刻,用手指着我,又指向门口。母亲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让人把我抱到门外。当父亲的手落下时,哭声从屋子里向院外传去!

    对于母亲和父亲的生活,母亲几乎从不提起。不知道她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讲。父亲死后,母亲带着我们嫁给了我的继父。后来他们有了小妹,而我们的生活在一九七零年,发生了变化。

    由于继父的历史问题,七o年我们一家下放到了农村。从城市到农村的生活变化,还有那岐视冷漠的目光,让我的母亲又一次决定死!

    我见证的母亲死亡的全过程。她把一瓶的敌敌畏喝下去后,又让我给她倒了一杯开水。母亲就这样死了。她满身都是红点。眼睛睁的大大的。她当天就被埋葬了,当我又一次面对死亡时,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

    我想象不出来死亡到底有多么可怕。而母亲却一次一次的那么勇敢的去看待死亡。也许她认为生活以把她逼的走头无路,只有死是最好的解脱。

    母亲带着她所有的痛苦走了,留给我们只有那座坟头和我至今都不敢回忆,她死时的细节。母亲灵魂飘走的那一刻,我便成为了真正的孤儿。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丁香一样芬芳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丁香一样芬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香一样芬芳并收藏丁香一样芬芳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