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东方冕文集 > 方言典故

方言典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

    马娘的来历

    邵武人把“妻子”叫做“马娘”。

    “马娘”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据说,宋末战争频繁,大批的邵武青壮年男丁应征入伍,十有八九战死,邵武人口出现女性比男姓多了多的情况。元朝军队进入邵武后,许多退伍官兵就留在了邵武。当地官员为了解决老百姓有女难嫁的问题,将难以出嫁的女孩集中起来盖上盖头,让退伍官兵骑在马上选新娘。新郎触景生情,称妻子为“马娘”至今邵武仍保留着这种称呼。光包子的含义

    邵武方言用“光包子”比喻不爱读书没有学问的人。这还有一个小故事。

    宋代在今天的邵武水北镇三都村有一个叫张诚的人,生了一个儿子张随。张诚非常希望儿子通过读书出人投地,省吃俭用把儿子送进私塾读书。然而,张随生性好动,喜欢手工艺,不爱读书。上课的时候,教书先生在上面讲三字、中庸、大学、史记、千家诗,张随在下面或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或编织各种篾器,免不了受先生的责罚。事过之后又是老样子。先生无耐,多次将张诚叫到私塾商量对策。回家后张诚不是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处罚,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则效果却不大。一天,教书先生又将张诚叫到私塾反映情况,直至中午。回家的路上,气鼓鼓的他买了十个包子。至家,一边吃包子,一边生闷气,吃到第三个,是个没馅的包子,越吃越没味,联想到不争气的儿子,随口骂道:“这个不争气的‘光包子”似的儿子。”之后,对儿子失去信心的张诚把儿子叫到跟前,训斥道:“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就如这个没馅的光包子,肚里一点货都没有。”

    张随还很得意,将父亲骂自己为“光包子”的事说给同学听。同学又将此事说给父母、朋友听,于是“光包子”便在邵武传开了。

    厨 官

    邵武人不把做饭煮菜的炊事员叫“厨师”而是叫“厨官”为什么叫“厨官”呢?这里面有个小典故。

    明朝天启年间,有一年朝廷开科取士、选拔人才的时候,恰逢邵武邻县泰宁人兵部尚书李春烨回乡探亲,路过邵武,留宿驿馆,州府大小官员都来接风拜望,其中就有一位是府考的主考官陈学台。闲谈中,李春烨随口问了句:“泰宁有几人前来报考,成绩如何?”陈学台答:“有六人报名,全部录取了。”李春烨摇了摇头,没说话。陈学台不解其意,以为李春烨嫌录取太少了。连忙说:“下官回去再仔细查一下。”其实,李春烨摇头的意思是认为太过份了,哪有来六个就取六个的呢?回去后,陈学台细查,确实只有六个人报考,而且全部录取了,怎么办呢?后来了解到泰宁来的六个人还带了一位烧饭的炊事员,于是陈学台便干脆连这个炊事员也录取封官。此后,邵武、泰宁的厨师就叫“厨官”或称“厨官师傅”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东方冕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东方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方冕并收藏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