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东方冕文集 > 铁城诗人多华章

铁城诗人多华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

    它是一颗镶嵌在武夷山南麓的碧玉珠;它历史悠久,远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农耕渔猎,安家落户;它是历史文化古城,为福建历史上著名的古代八府之一;它是一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热土。它就是闽北重镇、有铁城之誉的邵武。

    这块热土,先后养育出名相、诗人李纲,诗论家、诗人严羽等一大批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他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至今仍被广泛的流传。

    史称“出将入相,南渡第一名臣”的李纲,邵武八龙乡庆亲里(今李家坊)人。他不仅是名相,还是诗人,诗作收录入梁溪全集。他的诗歌,题材广阔,语言通俗,意境高远,无论反映民族矛盾,揭露贪官污吏,还是同情人民苦难,都洋溢着炽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病 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这首诗是李纲建炎二年(1128)罢相后流放到武昌时所作。诗中以牛自喻,自己为抗金事业奔波一生,最后却落得降职流放,正如老牛劳累一生无人怜惜一般。但诗人却坚定地表示: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就像病牛那样累倒在残阳里也甘心。表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品德。

    西风行

    西风陨高梧,秋暑退残热。

    岂不欣微凉,寤叹惊急节。

    岁华聿云暮,露气繁霜结。

    干戈随凝阴,虏骑壮胜铁。

    边防久凋残,河洛据戎羯。

    中原无长城,何以限逸越。

    传闻今年春,关辅已喋血。

    强兵健马区,乘间肆陵蔑。

    况兹柔脆乡,岂复劳龁啮。

    江汉非不深,天险为人设。

    要害无重兵,一苇自可绝。

    恬然不为备,庙筹岂有说。

    翠华果何从,大计宜早决。

    缅怀沙漠寒,矫首望汉月。

    杳无鸿雁来,宁不野鼠掘。

    何时金凤辇,复返苍龙阙。

    群生有安堵,国耻稍一雪。

    努力肉食谋,旁观已心折。

    这首诗以沉痛愤激的心情诉说了南宋时国土沦丧,敌人肆虐,人民遭难,徽、钦被虏不归的国难国耻;抨击了主和派放弃国防,苟且偷安的卖国政策;呼吁最高统治者要早定抗敌国策,收复失地,迎回二帝,洗雪国耻,使国家中兴,人民安居。充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爱民心情和崇高精神。

    李纲不但咏史、咏怀诗词写得好,而且写景诗词也非同凡响。李纲在和投降派斗争中,多次遭贬谪。在遭贬流放中,数次畅游武夷,留下50余首歌咏武夷的诗词,是众多登临武夷名家中题咏最多的一位。其题栖真馆三十二韵首句云:“武夷古洞天,奇峰三十六。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为咏景名句。此外,庐山、五老峰等名胜之地也留下了他的诗句。

    望庐山

    多年不省庐山面,江上初从望中见。

    秀骨苍颜五老人,顾我欣然如素善。

    香炉顶上紫烟浮,瀑布遥看银汉流。

    云舒雾卷互明灭,倏忽变态无停留。

    却因幽梦寻邱壑,风花何物宛如昨。

    纵令真是梦中看,梦未觉时良不恶。

    平生所愿今乃偿,宽著日月游山房。

    青鞋布袜久已办,百钱挂杖聊徜徉。

    登五老峰

    五峰秀出如五老,须发苍然长美好。

    问之不肯道姓字,俨若子房从四皓。

    商山采芝亦已久,汉廷辟谷何其早。

    化为峰石寄山巅,下视尘寰真电扫。

    衣冠想像犹伟然。容颜至今初不槁。

    只应明月见当时,间有白云来问道。

    逝将筑室近峰前,岁晚相依得相保。

    望江南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梗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余香。爽气入轩窗。

    澄霁后,远岫更青苍。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鋩。秋色陡凄凉。

    李纲笔下的意境场面,也是超凡越俗的。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里的战争场面,就描绘得雄奇阔大,尺幅万里。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丞民,周雅何曾专美。

    这首词写我国历史上前秦与东晋于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的场面:千里长江,雪浪滔滔,风起云涌,无边无际。百万秦兵,长驱南下;晋军八千,勇渡淝水。两军对阵,如蛇如豕。车轮滚滚,战旗招展。北军披靡,风声鹤唳。词里,李纲将双方主帅及万千士兵一齐投入战场,在几十里方圆内展开决战。李纲,真不愧为描写战争场面的能手。

    李纲的诗词,述怀迸发着誓死报国的激情;咏史笔下的历史人物,血肉丰满;意境场面写得雄伟响逸,表现了一代豪词宗匠的风度。

    南宋邵武还出了以诗论家、诗人严羽为中心的诗人群体,世称“九严”指严羽(著有沧浪吟沧浪诗话)、严肃、严粲(著有月继集行世)、严岳、严必振、严必大(著有毛衲集行世)、严奇、严子野、严仁(著有欸乃集)。这一时期,邵武诗歌创作与诗评繁荣,有“诗动七闽”的美誉。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他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仍很关心时事,爱国思想在诗词中时有流露,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如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裾玉珮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写临安宫殿巍峨,并以钱塘的怒潮作陪衬,朝班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殿以“丈夫心”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情怀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虽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劲直的三字句,形成了短促顿挫的语气,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慷慨悲歌,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高点。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不洒”两句,化用成典故,又是对偶句,文字流畅生动,不露斧凿痕迹,显示出锻炼语言的功力。

    有感(六首选二)

    误喜残胡灭,哪知患更长。

    黄云新战路,白骨旧沙场。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房。

    闻道单于使,年来入国频。

    圣朝思息战,异域请和亲。

    今日唐虞际,群公社稷臣。

    不防盟墨诈,须戎覆车新。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南宋与蒙古合兵灭了金朝,从此蒙古军成为南宋的主要威协。端平二年至淳祐六年(1246),蒙古军进攻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宝祐六年(1258)至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又进犯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当时专权的奸相贾似道以“称臣纳币”为条件,向蒙古首领忽必烈乞和,退兵诡称大胜。咸淳三年(1267),襄阳被蒙古军围困,贾似道隐匿军情,不派援兵解围,守将吕文焕被迫献城出降,襄阳陷落。严羽对这一切万分感慨,写下了这一组诗。在前一首诗中,诗人深刻地指出:南宋欣喜于金的灭亡,那完全是“误喜”因为蒙古的为患更显严重,接着进行具体描述。后一首诗指出:那些朝中“社稷之臣”未肯吸取历史教训,与蒙古和盟不加防范,终将吃尽大亏。后来的事实证明,诗人竟是不幸言中。诗语古拙而诗情流利,诗笔质直而诗旨深,显示了史家的眼光和诗家的工力。

    严羽其他题材的诗词也有上乘之作: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严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 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这首诗写登城晚眺时的怀乡思旧之感。中四句写登眺所见,是此诗重点。前二远景,后二近景。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颇赏三四一联,赞为“真唐句也”

    沁园春(为董叔宏赋溪壮)

    严羽

    问讯溪庄,景如之何,吾为平章。自月湖不见,江山零落,骊塘去后,烟月凄凉。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笔纵横为发扬。还添得,石屏诗句,一段风光。

    主人雅兴徜徉。每携客临流泛羽觞。想归来松菊,小烦管领,同盟鸥鹭,未许相忘。我道其间,如斯人物,只合盛之白玉堂。还须把,扁舟借我,散发沧浪。

    严仁,字次山,号樵溪,与严羽、严参同族。其词工巧艳丽,以写闺情见长。

    玉楼春(春思)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春愁。上片写庭园春色。西园春风,花繁蝶乱,池水晴绿,落红满径。下片写春闺怀人。尽日相思,罗带渐缓,明镜照愁,盼君速归。通篇构思精巧,婉丽清新。为历代词家所赞赏。

    醉桃源(春景)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衔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这首词的基调是轻快灵妙的。上片写落花流水,剔除了古典诗词中那种习见的伤感;下片写少妇登楼,也不着重表现伤怀念远。全词笔致轻灵,意境新颖,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严仁也有不少名胜佳作,很是受后人称道,如其极写鼓山天风海涛之水龙吟。题天风海涛,呈潘料院一词,就被称为鼓山一绝。

    水龙吟(题天风海涛呈潘料院)

    飚车飞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砉然长啸,天风涌洞,云涛无际。我欲乘桴,从兹浮海,约任公子。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银钩铁画,龙怒凤翥,留人间世。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到而今,幸有高亭遗爱,寓甘棠意。

    严粲,字坦叔,又字明卿,号华谷。大约在南宋后期中进士,曾任职全州清湘令。他擅长写诗,风格“清回绝俗”与族兄弟严羽异曲同工。天台戴式之赠以诗说:“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遍参诸家体,终乃师杜甫。”严粲在兵火后还里写道:“十载青山几战尘,还家何处访亲情。”这是他诗作中的名句。

    雪梅是他借物抒情的代表作。

    雪 梅

    报道梅边雪未休,披衣晨起上帘钩。

    孤根清健元如许,空为花寒一夜愁。

    看 雪

    天远正难穷,楼高不堪倚。  醉梦入江南,杨花数千里。

    看雪前两句实写雪天浩渺,后两句化实为虚,眼前景物化作醉梦中的江南美景,漫天雪花遂成了一望无际的杨花。篇末“千里”与篇首“天远”相扣。

    沁园春(自适)

    曰归去来,归去来兮,吾将安归。但有东篱菊,有西园桂,有南溪月,有北山薇。 蜂则有房,鱼还有穴,蚁有楼台兽有依。 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人间征路熹微。看处处丹枫白露唏。况寒原衰草,牛羊来下,淡烟秋水,鲈鳜初肥。自笑平生,颓然骨相,只合持竿坐钓矶。都休也,对西风无语,落日斜晖。

    叶采,号平岩,宋宝庆初任秘书监。

    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这首诗(载自千家诗)表现的是文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精神。雀影动于书案,杨花飘入砚池,前两句显示了诗中人埋头书卷的生活,也明点出暮春景色。后两句正面写他专心研读周易,竟不知春天已经过去很久了。末句与前两句呼应,读书人专心致志的神态跃然纸上。语言平易,写景生动贴切,开头两句对仗也很自然。

    元朝邵武诗人主要有黄镇成、黄清老、施宜生等人。

    黄镇成,字元镇,号存存子,秋声子,中年时就厌弃功名,隐归故里,在城南筑“南田耕舍”寄情于山水,吟咏自乐。他的诗怀情高雅,大量反映了农民的艰苦生活和朴素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美好山水寄以无限的热爱,而不肯随波逐流,粉饰太平。著秋声集3卷(收诗274首),颇得后人周亮工的推崇。其中樵阳八咏等描写家乡风景名胜的诗篇,洋溢着对乡土的热爱。东阳道中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东阳道中

    出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树,山桥早梅花。

    这首诗描写江南山道上所见的日暮景色:幽静、安详、清新而秀丽。出谷的苍烟,穿林的斜日,喧闹着的野碓,浅沙上的小桥都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全诗处处从“道中”二字生发,写景即抒情,景美情真。

    兰溪夜泊示同游

    昨日一帆风力轻,一日已过三日程。今朝一船江月明,万里一色秋空青。江青月白炯相照,宇宙滉瀁无纤尘。君不见采石江头李太白,醉着锦袍天地窄。骑鲸飞上九天去,世上红尘污不得。又不见赤壁矶上苏坡仙,扣舷歌罢心逌然。洞箫声断碧云散,千载尚有遗音传。此夕何夕见此月,水色天光共奇绝。古人已逝不可留,长啸一声山石裂。临高望远谁能从,清景已复随飘风。推蓬欲起为君舞,忽有白鹤来江东。

    注释

    本诗选自秋声集卷一。兰溪在今浙江金华市境。有县名兰溪。

    滉瀁,亦作滉漾。犹汪洋。水广大无涯貌。

    逌然,舒适自得之情状。

    黄清老,字子肃,人称樵水先生,也是闽北较有名气的作家。他官至俸训大夫,著作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以及诗集樵水集等。他的早年多酬送、题画、山水之作,晚年多表现对归隐的向往,风格虚无飘渺。后人把把严羽的沧浪集、严粲华谷集、黄镇成的秋声集和黄清老的樵水集合辑成樵川四家诗,流传长远。

    “晨光海上来,云山生万壑。”(福山庵)是他的名句。意思是晨曦的光辉从海上延伸而来,层层的云气自万山群中升起。

    邵武山青水秀,风光绮丽,文风炽盛,诗人辈出,名诗佳句层出不穷。邵武诗人的诗词佳作被各种诗词选集选录的大有人在,这里难以尽数呈现。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东方冕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东方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方冕并收藏东方冕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