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东城醉文集 > 论商品时代里的浮华功名

论商品时代里的浮华功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东城醉文集最新章节!

      商品时代里,一切都提速,一切都商品化了。商品利益使某些人智昏;也使很多人成为了受害者。这正是浮华背后的悲哀!悲哀啊!表面上是千帆齐竟、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剥离了这层虚伪华丽的外衣后,就尽露出一片炎凉苍桑:中国文化多年来遭受商品化打击而留下伤痕累累的肌肤。这不足以演成悲剧,充其量是暂时的腐朽与侵蚀。可悲的是没有人去发现这些真正文化所受的疮痍;没有人去修复去拯救濒临死亡的灵魂;更没有人能听到能感触到:这种灵魂所带来的心灵震荡,这种文化所潜伏的巨大隐患;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是国人的,也是年轻一代的;是这个脏乱浮华时代所酝酿的产物!

    这一切本可避免。它不是必然产生的,而是偶然产生的。它不象文化积淀,需要天长地久的岁月。这功名往往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不见当今时尚社会里的人有很多为功名不惜道德、尊严、良心、法律,而去大大地赌一把。哪怕误入歧途也在所不辞,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所以他们要不顾一切抛头露面:见诸各报端,出现在某访谈!有人还厚颜无耻地出什么回忆录,讲他的奋斗史。说到底还不是为功名二字忙碌着。他们崇拜金钱,敬仰功名。因为出了名,随之而来的利益自然就属自己的了。这样的事情谁又不愿去做呢?这样理解,他们抛头露面就无可厚非了么?请看以下例子便可知哓一二:

    最近河南沁阳有一个五旬老妇,为了一只鸡居然到温总理“中原行”的路上去喊冤。当时同温总理考察的有省领导及市领导,还有各路媒体。第二日,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便题为:老妇挡总理座驾为何?紧接着第三日,各大报刊的评论栏中马上回答了上述问题。评论员深入阐述了事情经过及这件事所引发的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社会信任危机。第四日结果就出来了。网上、电视上、报刊上、广播里,可谓“遍撒英雄贴”;弄得满园风雨,一石击起千层浪。这么多传媒都一哄而上争夺这诱人的蛋糕,什么舆论导航风向标的作用早已沦失殆尽!结果呢?是温总理安慰了那老妇几句,再教育了县市领导一着就了事了。这并不是温总理漠不关心,而是这等邻居扯皮子的鸡毛事上提“国务院”未免太小题大作了吧?浪费办公资源!不能不让人生嫌。但对于老妇来讲,这个结果已令她很满意了,因为轰动效应已产生了。

    后来才有人传出,老妇的儿子转干了。原来其儿子一直在乡税务局工作,大学毕业五六年了,工作不见起色。这不,老妇伸冤的事一过,不两月,他就顺利地被提为镇国税局科长。各位看官,你说这是巧合吗?恐怕只有当事人清楚。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不管是当事人,还是当地领导、传媒都是赚得钵丰盆满,或精神或利益。就连读者也大饱了眼福。最可悲的是,他们都有失去了道德的准绳,都违背了理性的原则。这就是商品化下为求功名而导演的一场闹剧,深刻一点的是悲剧!

    在重庆,还有一名律师,为了一元钱与人打官司。此律师到商场购物时掉了一元钱,被风吹落在商场门口。走进来一位绅士模样的人一口痰恰吐在了钱上。遂律师与之理论要其道歉。对方不肯,结果此律师就以“歧视罪”将那绅士推上了被告席。结果呢?当然不了了之。你说一元钱,何必大动干戈呢?这是什么社会了?但对于一个律师来讲,哪怕是一分一毫被人践踏,他也会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难怪近年来的什么肖像权、著作权、名誉权的官司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是为利益而战!但却口口声声称什么维权;为自己的卑劣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真是可恶!

    这为一元钱打官司的律师深谙此道。表面维权,实际上无形中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及知名度。要知道“名人效益”可是一个香饽饽哦!更何况此人是律师,自己为自己“讨公道”有何嫌话可说?

    呜呼!上述两例只不过是个人为求功名而设的妙计,纯属个人行为;大不了也只是一个人道德的沦丧,造成了社会上媚俗跟风的浪潮,不过这浪潮很快会退去的。这是中国文化的外伤,早惕早治及可愈合!但比这更顽固的内伤则没有那么简单了。那是整个文化的灾难,整个社会的腐化!

    君不见最近走红的一些歌手么?什么西域情王,什么网络情圣等等,几乎都是一夜之间从地里冒出来,以野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看!多了不起!值几斤几两?他们心知肚明。荣耀的光环早就淹没了仅存的那点文化信仰、艺术天性。他们或许有点“真功夫”换句话说,是现在才被发现。但发现了就不等于发现了稀世珍宝。自己何必耍酷呢?撰什么辛酸史,谈什么专业技巧?传媒何必去跟风吹捧,把之渲染得神乎其神?要知道巍巍中华,有多少真才实料的人被无情地埋没了!是这些出了风头的人亲手埋葬了他们,夺去了他们应有的平等机会!君不见那些歌怎么火一下子就冰冷了呢?因为这些作品只是跟时尚尾巴,追时尚衣裳——粗制滥造的东西,完全媚俗低流,怎能成为经典?但其作者却理直气壮地叫嚣:这是趋势所在嘛!我看是浮夸风!真正有实力的歌手,他们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目中烙上印记,会影响整个时代。因为他们的人与其作品具有真正的灵魂、精神与感染力,所以才能号召人、感动人!而现在这些歌手都打着时尚、青春、国际的旗号,胡唱一阵,乱弹一回!他们靠着公司的“栽培”、传媒的“抬举”偶尔自己还制造一点绯闻来,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说白了,就象一只山鼠贪得无厌:靠着一只鸡来生蛋,再孵鸡再生蛋!这样行吗?能长久吗?这在欺骗观众的眼球,在讨好传媒!可悲啊!这一代年轻人就这样沉沦了。而那些作为“导师”的传媒该不该负责任呢?我说是助纣为虐的郐子手,是帮凶!应该与杀人者一同送上刑台斩首!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昔日的经典不复存在,剩下一大堆垃圾填满了每个人的大脑。谁来承受这样的痛苦?当然是观众买单喽!

    歌手且不再谈,文化的正统者文学界也一样鱼龙混杂,商品味特浓。最近捧了几个“80年代后”的少年作家。要知道80年后出生的人有万万千千,这几个能代表什么?况且他们那点水平,写了一点现代网络式的作品,出版了一两本不痛不痒的书就给之戴上了什么少年作家的高帽子,真是可笑!他们戴上高帽子就四处招摇撞骗:开什么发布会,出席什么慈善活动等等。就那点儿份量的话,中国岂不是出了万万千千个鲁迅?这当中既有一些公司为打招牌,搬弄是非,践踏文化;也有些人为图功名而把自己那一点真金变成商品化的“老人头”、“红太阳”难怪一些杂志上、报刊上,编辑选文章,都是“名人”的大作:什么协会会员、矛盾奖获得者、著名诗人等等。管他们写出的是精品还是糟铂,总比“小人物”亮吧?真正有刀锋剑气的年轻一代则被无情地拒之门外了!文章投上千百回也只有石沉大海了。慢慢的,他们的自信便被吞灭,他们也转行了!长此以往,中国文学还有辉煌可言吗?有才的人都弃文从武啦!

    商品文化里的功名如毒瘤,深藏在国人的体内,国人为何不警惕呀?说不清这颗炸弹什么时候爆炸了,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所积淀的泱泱煌煌的文化将如长江之水东逝去,不复返也!

    国人,同胞们请清醒吧!有志者勇敢地站起来吧!为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筑起一道坚如钢铁的保护墙。让那些贪婪可耻的敌人——商品化的文化垃圾:“功名”滚远一点!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东城醉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东城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城醉并收藏东城醉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