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 独倚清秋文集 >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奇书网 www.qishu7.net,最快更新独倚清秋文集最新章节!

      青龙路市场的门头房,全是那种三面环墙,朝外一溜卷帘门的简易结构,白天拉开门便是一间间相互毗临的方正空间,里面是一个个琳琅满目的商铺。

    这是年前最为寒冷的一个周末,西北风裹挟着枯叶沙砾打在脸上生生作疼,手脚也冻得不听使唤,嘴里哈出的热气瞬间凝为白雾。那时女人正把缝纫机踩得疯响,她的身旁竖着一块“加工翻新羽绒服”的牌子。

    “换个羽绒服外皮得多少钱?”我一面支住车子,一面向里询问,老公的羽绒服刮破了个口子,我想给他换个表皮。

    “有一百一的,有一百四的,你要哪种?”她撇着软软的外地腔。

    “刮了个口子,你看给换一个外表”我边说边递过去。

    她接过去熟练地量量腰身尺寸:“其实不用换,绣绣一样穿,看不出来的”

    她的话让我蓦然对她生出一种好感,有钱不挣,这年头可真难得。趁她忙活的当空儿,我悄悄地打量着她,四十来岁的年纪,普普通通的长相,朴朴素素的装扮,毫不起眼,裸露在露指手套外面的手逡裂而粗糙,怎么看也不像是三四十岁女人的一双手。20几平米的小屋因为卷帘门卷起来,相当于没有门而洞开着,即不挡风也不避寒,和外面的气温一样低,呆上几十分钟就得冻的打颤,还别说她要整天整天呆在这里。一台脚踩的缝纫机,一溜靠墙摆挂的各式羽绒服,和一堆各色的布,该是她的全部家当了吧。在屋子的五分之三处用一块布帘子作隔断遮了遮,后面依稀可以看到一张床,简陋至极,尤其在这冰冷的冬季,更显得阴湿寒冷,整间屋子除了门口那口“兹兹”冒着热气的电饭锅,再无半点热气。

    “你家是哪的?怎么来这里了?出来多久了?”我一时有好多的疑问。

    “我家是江西的,出来有半年喽”

    “天太冷了,怎么要到这里来?”

    “天冷才有活计哟,羽绒服天冷时来北方才有活干嘛”

    “你老公和孩子呢?”

    “老公去接货了,孩子在老家跟着她奶奶,有半年多没见喽,想她们的时候就给她们打个电话”说到孩子她的脸上荡漾开灿烂的笑,仿佛能驱散掉全身的寒气。她说她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上高二了,小的是儿子,也上初一了,都是听话上进的好孩子,孩子上学需要钱,无论多难也得供她们上学,所以她们两口子才天南海北到处跑,哪里有活就到哪里去,一年换一个地方,算是打游击吧。

    “等年跟就可以回家看娃了,开春后再出来,孩子们都在家等着呢”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神情里满是期盼。

    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平阳河公园一角,露天支摊卖瓷器的那几个外地人,几块破旧的毡布隔几个段落,搭起架子,摆上各式各样的古玩瓷器,从深秋到初冬,一场寒流过后气温已经降得很低,可他们晚上在水泥地上支起帐蓬就地而卧,一呆便是个把月,真不知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那时我还曾嗤之于“假货”而从来没光顾过,倒是老公抱了几件瓷器回来,至今还被我放在床底。

    看着这个女人,我开始理解了他们,理解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受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象候鸟一样在世间的角落飞来飞去。走在路上,就是他们永远的宿命。他们是卑微的、是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一群人,而对他们的家人来说,他们又是多么的重要呀,他们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们是一家人的生活支柱。而家人期盼的目光又成了他们最强的信念。信念是多么苦的一种东西,可以让人毫无保留的付出一切,而信念又是多么神奇的一种东西呀,可以让人超越所有的苦难,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独倚清秋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奇书网只为原作者独倚清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倚清秋并收藏独倚清秋文集最新章节